医院概况
叮咛守护,远离“关节痛热病”——基孔肯雅热防控提醒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4日 15:06:01

近期东南亚、非洲及美洲部分地区基孔肯雅热疫情活跃,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随着国际交往增多,输入风险不容忽视。为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威海市立医院感染管理科提醒您,科学防范、远离病痛。

一、认识基孔肯雅热:不只是“发烧”那么简单

1、真凶是谁? 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

2、如何传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如交谈、共餐)或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3、典型症状(三联征):突发高烧: 常达39°C以上。剧烈关节痛: 全身多个关节(如手腕、脚踝、膝盖)剧烈疼痛和肿胀,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影响活动能力。皮疹: 发病后2-5天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多出现在躯干和四肢。其他:可能伴有头痛、肌肉痛、恶心、乏力等。

4、与登革热、寨卡的区别?三者都由伊蚊传播,症状相似(尤其初期发烧),但基孔肯雅热关节疼痛更为剧烈和突出,是其显著特点。最终确诊需依靠实验室检测。

二、关键防控:防蚊灭蚊是核心!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预防蚊虫叮咬是唯一有效手段:

1.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穿衣“武装”:户外活动,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期),穿浅色长衣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护盾”:在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足量喷涂驱蚊剂。

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避免“高危地”: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栖息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2.环境清理,减少蚊虫孳生:

    翻盆倒罐: 及时清理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的各种闲置容器(盆、罐、桶、废弃轮胎等)中的积水。

    疏通沟渠: 保持排水沟渠畅通,避免积水。勤换勤洗: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垃圾管理: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三、特别提醒:旅行者与可疑症状者请注意

    前往流行地区: 务必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全程严格做好防蚊措施(驱蚊剂、长袖衣物等),并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

    出现可疑症状: 如有突发高烧、剧烈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尤其是有疫区旅行史或蚊虫叮咬史者,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情况。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
咨询服务电话:
0631-5289120(预约挂号)(8:00-12:00,13:30-17:00)
投诉电话:
0631-5287509(全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