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培专栏丨“住培时光”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播----我想要的意义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22日 11:10:37

“你想要什么意义?”

在我跟我妈吐槽一大堆工作的烦恼后,我妈给我提出的问题。

毕业第三年,作为一名工作三年的住院医师,本应该对常见病例有自己的诊断逻辑的时候,而我每天面对的是筛查,一天几十例的乳腺筛查,消耗着我的时间,我的精力,我看着不断缩短的生命进度条,一眼就看到头的生命,我找不到作为社会性个体我存在的价值。我的价值就体现在休假时能够吃喝玩乐上,我时常安慰自己人都是在工作之后获得幸福感。一边焦虑、一半恐惧,麻木的完成着我应该完成的筛查工作,病例随访时,时刻叮嘱患者注意复查,不行上大一点医院看看,平时注意自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回到宿舍,两眼一闭,躺在只有两平米的宿舍床上,看着上铺、拼接木头组成的天花板,感觉人生也只有这一米五的高度,崩溃的希望宇宙赶紧爆炸,宁愿把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也不把行动落实在实际本身,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心动,不行动”,这样的我在找寻什么意义。因为我知道我的本能在逃避困难、害怕挑战。

规培第一年,本着想换一个环境的想法,反复向领导申请出去规培后,终于可以出去了。我的私心其实本着能出去休息休息的心情占了大部分,剩下的就是能真正的学点东西,至少自己诊断的时候,能够做到心里有数。我规培生涯的第一个月是甲乳外科,每天除了开住院单,就是上手术拉钩,连上两天手术,第二天就晕台。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平时种啥因,得啥果,平时一直坐着做检查,渴望着起来站着或者走两步,发现站着自己也不行。在台上的时候,开始比较紧张,干着拉钩的活,心里还打着鼓,害怕自己整不好。幸好熟能生巧,多上几次,这个体力和心理素质都提高了。在一次手术中,秦主任问我什么专业,我说超声专业,主任说超声好呀,超声李主任和毕主任之前就跟着我们上了不少手术,一定要好好学,超声就是我们的眼睛,你在超声中的甲状腺和你现在手术中看的都是你积累的病例……我的脑海里中了皮卡丘的攻击。强调工作重要的本身,我们并不少听,我们习惯了屏蔽。但是这句话,好像将我从无意义的牢笼里拯救了出来,我原本无聊的筛查工作,其实也有着超乎我认知的重要性。现在每一次甲状腺、乳腺的检查时,我脑海里除了浮现TI-RADS和BI-RADS分级,最常复现的就是这句话。

规培第二年,结束内外科的轮转,现在进入的人生副本是打字,每天跟着老师做检查,经过每个月的小讲课和学习,接触了许多之前没见过的病例,但看过不代表会。每次碰见一些以前工作中没遇见的病号,自己先硬着头皮扫,再让老师看一遍。焦虑、恐惧是我工作情绪中的主要节奏。我的导师跟我在一个屋上班的时候,我反而会得到很多慰藉。有一次在扫查一位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后,我问老师,每次遇见这种病号我怎么都没啥思路,好怕写的不对呀。曲老师说:这样的病号我们平时遇见的也不少,你还害怕,你可能缺少积累,你试着把你的理论知识理顺,在操作中注意有自己的一套顺序和逻辑,反复练习,你就学会了,你就不会再恐惧遇到此类病号应该怎么办了。老师的这段谈话,给了我很大启发,回去一顿翻书、看学习视频、做小笔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工作中的我,总是沉迷于情绪本身,不去打破自己无序的知识体系,焦虑和恐惧反而成为了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圈。就像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写的: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性开始被打破了,你要直面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是你的创造力。

一个出于逃避的决定,一段出乎意料的谈话,似乎让我这趟规培之旅自开始就有了不同于初衷的展开。在这进行了一大半的规培生活中,不断学习和积累让我更加从容、自信的面对遇见的每个病号。在自己检查过程中、在询问患者病史中、在自己不断学习中,随着时间的不断积累,我似乎探索到意义的边界,但是不是意义的边界,我也没有正确答案。不过,这次我很坦然,不再绝望。

我似乎一直在寻求意义本身,它可能本身也是无意义的镜子,我不想去定义、描述它,这次我要尽情去感受它。最后,今年春天的花、夏天的海、秋天的天真的很美,还没到来的冬天的雪也一定很美。

                                    供稿:刘晓燕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
咨询服务电话:
0631-5289120(预约挂号)(8:00-12:00,13:30-17:00)
投诉电话:
0631-5287509(全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