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老年人便秘:别把“拉不出”当“老了该有的”!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1日 10:56:29

    家有老人的注意啦!不少人觉得 “人老了就该便秘”,其实这是误区 —— 便秘不是 “衰老标配”,而是肠道、身体、习惯等一堆问题 “凑一块儿” 闹的。平时一天拉 1-2 次,或两三天拉 1 次都正常;但超过 3 天没 “交作业”,拉的时候大便干得像羊屎蛋,蹲半天只挤一点点 —— 得,这就是便秘找上门了。

一、为啥老年人更容易“拉不出”?

1. 身体“老了”:肠道先“退休”

肠道蠕动“慢半拍”60 岁以上老人的肠道收缩速度比年轻人慢 30%-50%,食物残渣在肠道里 “逛”太久,水分被吸收,最后形成 “干硬→难排→更干硬” 的循环。

排便“报警器”失灵:控制排便的盆底肌、肛门括约肌,肌力跟 “老胳膊老腿” 似的往下掉;更坑的是年轻人肠道里有 50ml 粪便,就会喊 “该拉了”,老人得攒够 150ml 以上才慢悠悠提醒,等反应过来,大便早就在直肠里 “晒干” 了。

消化液“断供”:唾液、胃液、肠液分泌变少,食物消化跟 “没加洗洁精洗碗” 似的,慢得很,连带着大便的形成和传输也“拖后腿”。

2. 慢性病“添乱”:不光难受,还堵肠道

神经“断联”型:帕金森、脑梗塞、长期血糖没管好的糖尿病,这些病会让肠道的“指挥系统”失灵,蠕动直接“失控”。

激素“拖后腿”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少了,肠道蠕动直接 “躺平”)、低钾血症(电解质乱了,肠道肌肉没力气收缩)。

肠道“堵路”型:肠道长了肿瘤、息肉,直接堵通道;痔疮、肛裂,一拉就疼,老人吓得不敢拉。

动不了“躺出”便秘:中风、关节炎让老人长期卧床或久坐,身体不动,肠道也跟着“犯懒”,蠕动越来越慢。

3. 吃药“踩雷”:治了这病,惹了那病

止痛药:吗啡、羟考酮这类止痛的 “强效药”,会直接让肠道 “睡大觉”。

降压 / 心脏病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吃了可能让肠道蠕动 “减速”。

其他 “隐形杀手”:补铁的药(让大便变干结块)、含铝含钙的胃药(吸走肠道水分)、利尿药(尿排多了,肠道水分也不够)。

4. 习惯“挖坑”:这些小事,天天堵肠道

吃太“精”:牙口差、怕消化不好,顿顿白粥、面条、馒头,少吃蔬菜、水果、粗粮 —— 膳食纤维是肠道的 “推进剂”,能吸水软化大便、刺激蠕动,缺了它,大便就是 “没油的汽车”,根本跑不动。

喝水“偷懒”:老人常常 “不觉得渴就不喝”,或怕夜尿多刻意少喝导致肠道没水分,大便就像 “没浇水的土块”,干硬得根本拉不动。

忍便“憋坏”肠道:带孙辈忙、出门不方便,有便意硬憋;或排便时看手机、读报纸,都会让直肠和大脑的配合 “断联”,慢慢就不发信号了,便意很容易 “跑掉”。

二、别小瞧“拉不出”:长期便秘,能惹大麻烦

心脑血管“爆雷”:老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排便时使劲,腹部压力升高,血压会升高,心率也加快,容易诱发脑出血、心梗、心律失常,这是最危险的后果!

肠道“受伤”:大便长期堵在肠道,像 “垃圾堆在门口”,会刺激肠黏膜,增加炎症、息肉的风险;干硬的大便还可能刮伤肠壁,导致出血,甚至形成 “粪石梗阻”。

吃不好、睡不好:肠道里的有害物排不出去,会被身体吸收,导致腹胀、口臭、没胃口,长期下来营养跟不上;晚上腹胀还会搅得睡不着,形成 “便秘→睡不好→身体差→更便秘” 的循环。

心情“变糟”:反复拉不出,老人会焦虑、抑郁,甚至 “怕排便”,不敢正常吃饭、出门,生活质量直接 “掉档次”。

三、科学解决:先调习惯,再用药,别瞎折腾

第一步:基础调理(安全又有效,所有老人都能试)

1. 吃对:给肠道 “加燃料”,别让它 “渴着”

1)膳食纤维“够量”:每天需要量 25-30g,循序渐进,别一下子吃太多,不然肚子会胀得跟皮球似的。推荐吃这些:切碎煮烂的菠菜、苹果、熟透的香蕉、燕麦、小米、红薯泥等。

2)喝水 “喝对”:每天1500-2000ml(无限水要求者),别 “猛灌”,要 “小口慢喝,常润口”,别等渴了才喝:看电视时杯放旁边,广告时间喝两口;遛弯带个小水壶,走几步抿一口 —— 肠道不缺水,大便才软得下来。

2. 动对:温和动一动,肠道 “动起来”

首选:餐后慢走:饭后 30 分钟,以每分钟 60-80 步的速度走 15-20 分钟(跟逛公园似的),能直接刺激肠道蠕动,减少大便停留时间。

辅助:揉肚子 + 腹式呼吸:每天 2 次,每次 10 分钟 —— 腹式呼吸时,膈肌上下动,能间接 “挤” 肠道;顺时针揉肚子(以肚脐为中心,半径 5cm,力度别太轻,揉到肚子有点热就行),能直接 “推” 大便往肛门走。

床上蹬腿:躺着时,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每次 10-15 下,每天 3 次,活动活动肚子肌肉,肠道也能 “伸懒腰”。

3. 拉对:给肠道“定闹钟”,别分心

固定时间“打卡”:选晨起或饭后 30 分钟(这时候肠道最活跃,容易有便意),哪怕没便意,也坐马桶 10-15 分钟(别久蹲,不然痔疮会加重),坚持几天,肠道就会 “到点提醒”。

别忍便、别“分心”:有便意就赶紧去,别硬憋。别带手机、报纸上厕所,专心 “办大事”。

姿势很重要① 脚下垫高:在马桶前放一个稳固的脚凳,高度约20-30厘米,使膝盖高于髋部。② 身体前倾:坐在马桶上,上半身向前倾,手肘放在膝盖上。背部挺直,为腹部创造空间。③顺气发力:深吸气,将气息导向腹部,缓慢均匀地向下腹部发力,避免屏气憋红脸。

第二步:医学治疗(习惯调不好,再找医生开药)

要是基础调理没用,得遵医嘱用药,记住 “安全第一,别乱吃”,必须听医生的。怀疑便秘是吃药导致的,别自己停或换,让医生调药。要是便秘突然加重,还伴有:肚子痛、腹胀、呕吐;排便带血,或大便变细;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这些症状,得立即看医生。

老人便秘是生理、疾病、药物、习惯 “凑一块儿” 的问题。先调习惯,要是没用,及时找医生开安全的药,别让 “拉不出” 变成心脑血管、肠道的 “大隐患”。肠道顺了,老人才能吃好睡好,晚年生活才舒服!

       供稿:米慧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
咨询服务电话:
0631-5289120(预约挂号)(8:00-12:00,13:30-17:00)
投诉电话:
0631-5287509(全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