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消除母婴传播”?
“消除母婴传播”全称就是“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指孕妇感染了艾滋病、梅毒、乙肝,通过怀孕、分娩、哺乳等环节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的过程。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主要途径,直接威胁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直接影响母婴健康。
保障感染者权益,促进性别平等
保障感染者权益。积极推进现有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感染者权益保障政策落实,保护感染妇女及所生儿童合法权益。加强相关宣传教育,营造无歧视的医疗环境。
为感染者及家庭提供支持与关怀。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对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营养、心理支持。探索完善感染者及家庭关怀与支持政策,促进性别平等和反家庭暴力。加强部门协同,落实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帮助感染者家庭获得救助,减轻其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反对医疗歧视
当前,“艾梅乙”孕产妇遭受医疗歧视的现象仍较为常见,不仅使一部分感染孕产妇不能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心理受到伤害,更不利于消除母婴传播目标的实现。
在此,我们呼吁全体医护人员:
1.向所有患者提供及时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2.不因患者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病而拒绝或推诿患者;
3.不将感染孕产妇和儿童就诊顺序故意排在最后,按正常诊疗顺序为感染者提供诊疗服务;
4.不针对“艾梅乙”感染者进行不必要的过度防护;
5.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可能会对其造成伤害的信息,更不在无关人员面前谈论;
6.在进行任何测试和治疗之前,都先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不强迫病人接受治疗或其他服务;
7.不随意建议“艾梅乙”感染者终止妊娠;
8.不评判“艾梅乙”感染者的行为;
9.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呵斥或孤立“艾梅乙”感染者;
10.在保护“艾梅乙”感染者隐私的前提下,为其提供充分的消除母婴传播知识政策宣教服务。
反对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
0631-5289120(预约挂号)(8:00-12:00,13:30-17:00)
0631-5287509(全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