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冬春都是流感的高发季。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普通感冒不同。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而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 ℃,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年龄<5岁儿童作为流感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之一,面对孩子高烧,退烧药物的选择与用量,家长们一定要知道!
目前全球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用于儿童的解热镇痛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个月以上的儿童
大家较为熟悉的名字可能是“扑热息痛”。常用的“泰诺林”有效成分即“对乙酰氨基酚”。
儿童常规剂量:口服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 mg,每4~6 小时1次。24 小时不超过4次(总量<600mg)。
以10kg体重宝宝为例,每次给药剂量范围是100mg-150mg。如果您家里的对乙酰氨基酚浓度是每毫升含100mg,那150mg药量折算成体积便是1.5毫升,也就是说,一个10kg的宝宝每次最大剂量可以服用1.5毫升。超过最大剂量服用可能造成肝损伤。
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很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酚麻美敏口服液等。
因此家长在给宝宝服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退烧的同时,若也在服用复方感冒药,一定要看清楚成份,避免含相同有效成分药品叠加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还有另外一种剂型:通过肛门给药的栓剂。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给宝宝喂药时呕吐,或者睡眠中发热等,可选用栓剂。
栓剂与口服给药相比具有不刺激胃肠道、副作用稍小的优点,但使用不方便,剂量规格单一,不宜控制准确剂量,从吸收率来讲,栓剂通过黏膜吸收,较口服吸收低,因此栓剂的药物剂量普遍高于口服剂量。
2.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
有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退烧时则应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但可以使用布洛芬。常用的“美林”有效成分即“布洛芬”。
儿童常规剂量:口服每次每公斤体重5-10 mg,每6小时 1次。24小时最多4次。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安全,过量可能造成肾损伤。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布洛芬退烧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布洛芬相关肾毒性的最大风险对象,就是那些有脱水、心血管疾病、先前存在肾脏疾病或同时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的孩子。
3.不常规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近年国内外相关指南、研究,均不推荐或者不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交替使用。
4.儿童禁用的退烧药: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安乃近。
5.吃药退烧时需要少量、多次喝水,加快排泄、带走体内热量。
(药剂科 周广洁供稿)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
0631-5289120(预约挂号)(8:00-12:00,13:30-17:00)
0631-5287509(全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