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月 13 日,一封未封口的感谢信辗转送到市立医院保卫科科长手中。信中,76 岁的农民刘先生动情地表达了对院长、主治大夫及保卫科全体同志的感激之情,尤其提到安保人员迟尚强热情冷静的工作态度,让他感受到了医院助人为乐的好风气和高尚的医德医风。
时间回溯到 8 月 12 日清晨,刘先生在医院交费窗口前因焦急就医,不慎将装有 2000 元现金的钱包遗落地下。这笔钱意义非凡,它是刘先生 80 岁同乡耕种 5 亩地的全年净收入,更是他的 “救命钱”。当刘先生转身发现钱包不见时,急得直跺脚,眼里满是泪水。
正在巡逻的安保人员迟尚强见状,迅速上前了解情况。他一边轻声安慰刘先生 “大叔别急,我们一定帮您找回来”,一边第一时间向保卫科长吕越峰汇报。吕越峰当即指示:“调监控、细排查,务必让老人的血汗钱完璧归赵!”
监控人员高旭峰接到指示后,深知这笔钱对老人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先仔细询问了刘先生遗失钱包的大致时间和位置,随后精准定位到交费窗口附近的监控画面。为不遗漏任何细节,他放慢监控速度,一帧一帧仔细查看,最终从监控画面中清晰看到:钱包被身后一名排队患者捡起带走。
迟尚强根据监控轨迹循线追踪,在门诊楼找到了捡钱包的患者。面对对方的犹豫,他没有强硬催促,而是耐心讲解《民法典》中关于遗失物保管的规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道:“这钱是老人家种地攒下的救命钱,丢了他真不知道该咋办了。” 经过一番真诚沟通,对方终于主动交出钱包。
当迟尚强捧着分文未少的钱包回到刘先生面前时,老人颤抖着数完钱,当即抽出几张想要感谢他,却被迟尚强坚决谢绝:“大叔,这是我们该做的,医院领导常教我们,要把患者当亲人。” 朴实的话语让刘先生眼眶一热,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这一次,是感动的泪。
这笔失而复得的血汗钱,不仅温暖了刘先生的求医路,更映照出市立医院 “为民解忧” 的服务初心。从保安到科长,从耐心沟通到依法履职,他们用专业与温情诠释着 “医者仁心” 的延伸----在守护生命健康的同时,更守护着患者的急难愁盼,让正能量在医患之间悄然传递。
供稿 保卫科 屈召强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
0631-5289120(预约挂号)(8:00-12:00,13:30-17:00)
0631-5287509(全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