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团队
肿瘤医学中心MDT系列病例之2丨难治性淋巴瘤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14日 15:44:46

微信图片_20230914150731.png

微信图片_20230914152554.png 

 

病例1:

今年84岁的潘老太(化姓),一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了四肢及和皮肤软组织的无痛性包块,因一开始增长缓慢,当时并未重视,后活检病理提示B细胞来源恶性淋巴瘤。2023年3月1日经我院病理会诊,考虑为(左侧腹壁淋巴结)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3月8日首次就诊威海市立医院肿瘤医学中心,查体发现老人消瘦明显,精神萎靡不振,严重营养不良,全身多发肿大淋巴结,恶液质状态,生活不能自理,轮椅出入,PS评分为4分。

2.png

 

入院检查中发现老人还同时患有持续性心房颤动、低白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家属考虑老人年纪大、身体状态差,担心其无法耐受抗肿瘤治疗,一度想放弃规范的抗肿瘤治疗而选择偏方。结合患者的病情及滤泡性淋巴瘤的特点,在我院肿瘤医学中心杨福俊、张明娟、史建国三位主任的指导下,组织了由肿瘤科、血液科、临床营养科、心内科、影像科、病理科参与的多学科会诊,由肿瘤医学中心少见肿瘤专业组方晓敏副主任医师指导,主治医师张蓝方博士管理实施,在标准治疗的框架下,结合患者本人及家属的需求,制定了个体化的精准诊疗计划:步步为营,先调整营养和心脏功能,老人精神状态有所改善后,再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表示可以进行一次抗肿瘤治疗。

经专业组医护团队的全流程精心管理及治疗,1周后患者全身的结节就明显缩小,精神状态也持续好转,实现了“坐着轮椅入院,自己走着出院”的理想状态。

3.png

目前老人身体基本恢复正常,每次都精神矍铄地步行来治疗,与医护人员有说有笑地聊天,食欲好了,体重也上升了,在家中生活也能自理。老人和家属对治疗的效果很满意,子女们也庆幸当时选择了多学科指导下的高质量正规医疗,极大地保证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病例2:

78岁的向大爷(化姓),2023年2月因突发昏迷来院,经检查发现颅内长了肿瘤,因为老人年纪大,呈昏迷无意识状态,双侧瞳孔已出现不对等情况,随时有生命危险,肿瘤所处位置深,穿刺活检风险高且家属难以接受,结合患者病情、影像学检查,经肿瘤中心MDT团队讨论,建议针对颅脑肿瘤进行无创的局部精准放射治疗,充分沟通后家属表示接受。随后向大爷接受了紧急颅脑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仅仅2天,向大爷的意识就恢复了,可以进行言语交流,治疗半月后,向大爷便自己走着出院了。

4.png

病例3:

纵膈及腹腔大肿块作为复发难治淋巴瘤,在缺少新的个体化精准靶向药物情况下,需要通过规范综合治疗来达到理想中的疗效。

26岁的小宫很不幸就是这种典型难治性淋巴瘤,这名年轻人发病时就提示腹部弥漫性巨大肿瘤,一度绝望,经心理疏导和中心多学科协作下规范化疗联合区域精准放疗,在没有太大的经济负担下就达到了临床治愈的状态,一个家庭得到了重生,欢声笑语再现,现已返回工作岗位开始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5.png

 

病例4:

81岁的王大爷患有侵袭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该病累及周身皮肤,恶性程度高,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由于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全身用药也不能耐受,经MDT后给予短疗程的低剂量精确放疗即明显缓解了皮肤病变导致的破损、疼痛,使老人重新恢复了笑容与生活的宁静。

6.png

淋巴瘤是一类原发于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可以侵犯全身各个部位或组织,病理类型繁多,病情轻重不一,但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可以通过规范的诊治得以有效控制。淋巴瘤的治疗提倡个体化、精准化,主要治疗手段有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近年淋巴瘤的治疗进展很快,疗效明显得到提升,尤其在肿瘤科、血液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的模式下,年龄已不再是问题,岁数仅仅是参考,精准、低毒、高效已成为发展的方向。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是现代医学领域推崇的先进诊疗模式,也是肿瘤治疗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国家大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及我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我院肿瘤医学中心进行了大范围的学科重组,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并结合国内外学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4个保留”的精准抗癌理念追求:

微信图片_20230914152822.png

微信图片_20230914152830.png

 

客观看待疾病,

 

医患携手同心,

 

保健康护佑人生

 

供稿丨肿瘤医学中心五病区  张蓝方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