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智能医疗应用联合实验室神经外科团队自主完成烟威地区首例脑深部电刺激(DBS)促醒手术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5年06月30日 14:45:15

近日,威海市立医院脑机智能医疗应用联合实验室神经外科团队,成功自主完成烟威地区首例脑深部电刺激(DBS)促醒手术。这标志着我院在慢性意识障碍的神经调控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长期昏迷患者带来了新的苏醒希望。

精准“唤醒”:DBS技术助力昏迷患者

患者张女士,因脑卒中导致意识不清已逾三个月,处于慢性意识障碍状态。面对家属的殷切期盼和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神经外科团队决定采用国际前沿的神经调控技术——脑深部电刺激(DBS)为其进行促醒治疗。

DBS技术是一种成熟的神经外科治疗手段,通过植入设备发送电脉冲刺激脑深部核团,已被证实在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疾病中的疗效。选择不同的脑深部核团进行刺激可治疗不同疾病,最近的研究探索丘脑中央中核CM作为神经调节治疗的潜在靶点,用于多发性抽动症、帕金森病、全身性癫痫、顽固性神经性疼痛和恢复意识等。

脑1.jpg

    多学科协作,精准定位“靶心”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并达到最佳效果,术前,课题组成员王姝慧、王艺颖等对患者进行了详尽的电生理及影像学评估,严谨论证了手术的可行性与预期效果。在王亮主任医师的全程指导下,由马芳州博士与刘伟博士完成手术,过程顺利且靶点位置准确,术后靶点验证接近“十环”。同时患者在未开机的状态下,已出现肢体自主运动,且有意识恢复,这是一个积极的早期信号。目前,患者正在我院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与观察,团队将持续监测其恢复情况,期待取得更显著的促醒效果。

脑2.jpg

技术新突破,造福意识障碍患者

意识障碍常由严重脑损伤(如脑外伤、脑卒中、缺氧性脑病等)导致,患者长期处于昏迷、植物生存或微意识状态。随着重症救治水平的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显著增加,但其康复和促醒是世界性难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料和经济负担。据估算,我国每年新增此类患者约7-15万例,总治疗费用至少需300~500亿元/年。

此次烟威地区首例DBS促醒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我院神经外科技术实力的又一次飞跃,也是脑机智能医疗应用联合实验室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未来,威海市立医院将积极探索DBS等先进技术在更多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以更精湛的医术和更前沿的科技,为区域百姓的神经系统健康保驾护航。

脑3.png

术后靶点验证:绿色圈为术前设置靶点,白色为术后实际电极位置(电极直径为1.27mm)。双侧电极位置准确无误。

脑4.png

电极在脑深部核团内示意图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
咨询服务电话:
0631-5289120(预约挂号)(8:00-12:00,13:30-17:00)
投诉电话:
0631-5287509(全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