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药物VS脑机接口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2日 16:14:11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峻挑战,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

近期阿尔茨海默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β-淀粉样蛋白PET-CT显像技术在临床普遍应用,能够做到对该病的分子诊断;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也标志着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进入精准靶向新时代。并且,多奈单抗改良滴定新的优化方案使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异常(ARIA)副作用风险大幅降低,进一步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Wang H, et al. Alzheimers Dement.2025; 21: e70062.)。近期也有研究证实:针对楔前叶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可能会减缓轻度至中度阿尔淡海默病患者的认知退化速度,减缓幅度高达52%(Koch G, et al. Alzheimers Res Ther. 2025; 17: 69.)。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正从单一靶点向多靶点、联合干预转变。抗Aβ抗体(如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的批准标志着疾病修饰治疗的突破,而rTMS等神经调控技术为改善症状提供了新选择。
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为“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山东省认知障碍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山东省认知障碍诊疗研究中心”、“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智诊疗基地(建设)”,团队依托脑机智能医疗应用联合实验室一直致力于认知障碍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方面能够开展以下工作。

在诊断方面开展

全面认知、精神量表的评估。

APOE基因检测、血液Aβ1-42、Aβ1-40、p-Tau-181、P-Tau-217检测。

磁共振海马成像。

β淀粉样蛋白- PET/CT显像(AV45)和18F-FDG-PET/CT。

脑脊液Aβ1-42、Aβ1-40、p-Tau-181检测。

在治疗方面开展

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的免疫精准靶向治疗。

楔前叶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

益生菌、远端缺血预适应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传统药物及康复治疗。

阿尔兹海默.png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
咨询服务电话:
0631-5289120(预约挂号)(8:00-12:00,13:30-17:00)
投诉电话:
0631-5287509(全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