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市立医院荣获国家卫计委“医疗扶贫贡献奖” 12月24日,由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健康报社主办的全国对口支援医疗扶贫经验表彰会在北京召开,威海市立医院获得“医疗扶贫贡献奖”,院党委书记、院长侯文金上台领奖。 威海市立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的办院方向,把对口支援医疗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点惠民工程和重要群众工作来抓。根据省、市卫计委有关要求,医院连续多年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中医院、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费县人民医院、威海卫人民医院、荣成人民医院、石岛人民医院、临港区草庙子镇卫生院、高技区初村镇卫生院和武警威海支队卫生队等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医院按照“四结合”原则,把对口支援医疗扶贫与上级政策要求和实地调研紧密结合起来、与基层百姓和受援单位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与医院科学发展和经济物质援助结合起来、与输血工作与造血工程结合起来,实现了“派出一支队伍,培养一批人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是驻点帮扶,提升基层医院的“造血”能力。医院派驻多名副主任医师进行驻点,医院业务院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多次到进行现场考察,督导落实帮扶工作的进展。2013年我院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山东省“卫生强基工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参与对口支援费县人民医院的16名专家和参与支援兰陵县人民医院的12名专家分别被费县人民政府和兰陵县人民政府授予“卫生强基工程”对口帮扶工作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其中,创伤关节科的陈康副主任在费县人民医院一待就是三年半,以院为家,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服务于广大患者,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医务人员,为费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此,费县政府给予陈康同志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同时为确保对口支援形成“造血”机制,医院还免费接收门源县中医院超声科医生来我院进修学习,一对一带教,极大地提高了受援医院超声科的诊疗水平。 二是基层查房,有效解决医疗服务能力薄弱问题。根据基层医院的实际需求,通过专家到基层医院查房带教,在手术指导、疑难病例讨论、专业培训、双向转诊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积极加强与受援单位的联系与协作,帮助基层医院建设专科,发展专业,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培训业务骨干和技术人才,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切实带动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是远程会诊,提高对基层的帮扶效率。2016年,医院在建立远程会诊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远程网络会诊的双向会诊作用。现在,医院的远程会诊网络向上可以与北京、上海、济南等大医院联通,向下可以与乡镇卫生院、二级医院联通,病人可以得到大医院专家的会诊指导,基层的医务人员也可远程观摩并参与会诊,学习掌握业界最新进展。 四是质控指导,提升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在进行医疗技术帮扶的同时,高度重视帮助基层医院加强质量安全等内涵建设。威海市20多个市级质控中心有15个设置在威海市立医院,利用全市质控龙头的优势,医院各质控中心负责人和各职能科室主任也积极参与健康帮扶工作,经常到基层医院进行有关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安全、院内感染防控等工作的指导,有力提升了受援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保证了帮扶工作的长效实效。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
0631-5289120(预约挂号)(8:00-12:00,13:30-17:00)
0631-5287509(全天24小时)